【产品名称】刺蒺藜提取物
【英文名称】Tribulus Terrestris Extract
【拉丁名称】Tribulus terrestris L.
【产品来源】取自秦巴山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干燥果实
【活性成分】刺蒺藜总皂甙
【产品规格】刺蒺藜总皂甙90%
【产品外观】本品为棕色粉末
【检测方法】UV
【提取溶剂】乙醇和水
【产品功效】请参照百度百科
【产品保存】置于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处。
【产品包装】协商或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铝箔袋,1公斤/袋或纸板桶(25公斤/桶)
【保 质 期】 两 年.
蒺 藜 提 取 物 (Tribulus P.E.)
来源:蒺藜科蒺藜Tribulus terrestis的成熟干燥果实
产地:陕北、关中、黄土高原
鉴别:
(1)皂甙呈正反应
(2)TCL:蒺藜皂甙斑点明显
(3)HPLC:指纹图谱与蒺藜提取物对照品指纹图谱相吻合
杂质
1、干燥失重:≤5%(中国药典检测方法)
2、灰 分:20%规格≤6%(中国药典检测方法)
40%规格≤8%(中国药典检测方法)
3、重 金 属:≤10ppm(中国药典检测方法)
4、农 残:≤2ppm
5、溶剂残留:≤0.5%
总皂甙含量:50%、90%(两种规格)
含量测定编辑
含量测定方法:UV
1、试剂和仪器 改良对氨基苯甲醛 甲醇
HP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cm比色皿
2、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对照品(CoCl2·6H2O)0.6g于25ml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定容至刻
度,摇匀,用1cm的比色皿在515±2nm处测定其吸收度为Acocl2·6H2O。
3、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供试品200mg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超声振荡30min,冷至室温
后稀释至刻度,过滤后,精密吸取续滤液2ml于10ml容量瓶中,再加甲醇3ml,改良
对氨基苯甲醛5ml,密塞,摇匀,水浴2小时,冷至室温,用1cm的比色皿,在515
±2nm处测定其吸收度A样,同时需作空白。
4、计算结果
含量=(A样×Wcocl2·6H2O)/ (Acocl2·6H2O×2×W样×**)
卫生检查编辑
1、总数≤1000/G
2、霉菌总数≤100/G
3、大肠:无
4、沙门氏菌:无
粒度:**通过80目筛
包装:双层塑料袋封口或铝箔、纸板桶外包、
贮藏:阴凉、干燥、闭光、贮放。
刺蒺藜提取物 Tribulus terrestris P.E.
植物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近成熟果实的提取物。
采收时间: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产品描述: 棕粉末
有效成分:蒺藜皂甙(皂角苷)。
主要规格: 50% 90% UV
产品名称:刺蒺藜提取物
产品来源: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近成熟果实
有效成分:刺蒺藜总皂甙
规格含量:刺蒺藜总皂甙10%-98%
外 观:棕色粉末
气 味:特有气味
目 数:80目
干燥失重:<5%
重 金 属:<10PPM
砷 残 留:<2PPM
灼烧残渣:<1%
农药残留:无
总数:<1000CFU/gm
霉 菌:<100CFU/gm
大肠:无
沙门氏菌:无
保存方法: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
保 质 期:2年(暂定)
包装规格: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铝箔袋,1公斤/袋或纸板桶(25公斤/桶)
刺蒺藜是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平卧,淡褐色。长1.5-5厘米,小叶6-14,对生,矩圆形,长6-15毫米,宽2-5毫米,*锐尖或钝,基部稍偏斜,近圆形,全缘。
植物简介
花小,,单生叶腋;花梗短;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果为5个分果瓣组成,每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硬毛及状突起。
分布全国各地,长江以北普遍;**温带地区均有。
多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常为田间杂草;果入药,有散风、平肝、明目之效,嫩茎叶可治皮肤瘙痒症;种子可榨油;茎皮纤维供造纸。
干燥果实由5个小果聚合而成,呈放射状五棱形,直径6~10毫米,有的单独存在。小果表面绿白色或灰白色,背部隆起,有许多网纹及小刺,并有一对长刺和一对短刺,经碾除硬刺者,则可见有残存的断痕及表面的网纹。质坚硬,刺手,切断面可见白色或黄白色有油性的种仁。无臭,味苦辛。以颗粒均匀、饱满坚实,色灰白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