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学名:Morinda officinalis How),为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目、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长3~13cm,宽1.5~5cm,前端短渐尖,基部钝形或圆形。巴戟天的干燥根,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
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药用植物,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生境分布
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亦有引作家种。中南半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中文学名 巴戟天
拉丁学名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别 称 鸡肠风、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菊亚纲
目 龙胆目
科 茜草科
属 巴戟天属
种 巴戟天
分布区域 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地
【产品名称】巴戟天提取物
【别名】鸡肠风、三角藤、黑藤钻
【英文名】Morinda Root Extract
【拉丁名】Morinda officinalis How
【产品基源】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茜草科植物的干燥根
【提取部位】根
【产品规格】标准比例提取物10:1
【有效成分】含有檄树素甙,维他命C和醣酯类
【Cas no】13133-07-8
【检测方法】TLC
【外观性状】棕色粉末
【储藏条件】贮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
【保质期】24个月
【包装】协商或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铝箔袋,1公斤/袋或纸板桶(25公斤/桶)
【中药名】巴戟天 bajitian
【别名】巴戟、鸡肠风、兔子肠、巴吉天。
【英文名】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jj:icinalis How昀干燥根。
【植物形态】藤状灌木。根肉质肥厚,圆柱形,不规则地断续膨大,呈念珠状。小枝幼时被短粗毛,后变粗糙。叶对生,柄长4~8毫米,叶片长圆形,长6~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中钝或圆,上面被稀疏糙毛或,下面沿中脉被粗短毛,脉腋内有短束毛。花序头状,3至数个伞形排列于枝端,总花梗长3~10毫米,头状花序有2~10朵,萼片2~3厘米长,裂片三角形,不等大,花冠白色,肉质,长可达7毫米,裂片4(3),长椭圆形,内弯,雄蕊4,子房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6毫米,2深裂,核果近球形,直径6~11毫米,熟时红色,小核有种子4粒,近卵形或倒卵形,背部隆起,侧面平坦,被白色短毛。花期4~7,果期6~11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谷、溪边、山地林下,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大量栽培于广东、广西。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千,轻轻捶扁,晒干。
【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厘米。表面灰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毫米。气微,味甘而微涩。。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辛。归肾经、肝经。
主要成分
根含蒽醌类成分:甲基异茜草素(rubiadin)、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rubiadin-1-methyl ether),素甲醚(physcion),2-羟基羟甲基蒽醌(2-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1-羟基蒽醌(1-hydroxyanthraquinone),1-羟基-2-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yl anthraquinone),1,6-二羟基-2,4-二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4-dimethoxyan-thraquinone),1,6-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蒽醌(2-methylanthraqui-none),还含环烯醚萜成分;水晶兰甙(Monotropein),四乙酰车叶草甙(asperuloside teTCMLIBaacetate)。又含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维生素(vitamin)C,十九烷(nonadecane),24-乙基胆甾醇(24-ethyl cholesterol)。根皮含锌、锰、铁、铬等23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