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味道的好坏关键在于底料的原料以及香料的配比,如果原料不好,配比也不出色的话,这样的底料吃起来不仅不美味,还很不利于健康,因此在挑选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火锅底料中加入香料无疑是为了增香和调味。这些香料就是火锅香飘万里的原因,但是很多劣质的火锅底料选择了劣质的香料,就会影响到火锅自带的香味。
正宗重庆牛油火锅底料配方做法:
1.色拉油5千克,老油1.5千克(或叫三重油,非回收之“老油”,其制作方法:色拉油和干辣椒面以3:1的比例,将色拉油烧到七成热,起锅冲入辣椒面中,边冲边搅动不要糊底,然后静置,等辣椒面沉淀后取出色拉油,再烧至七成热,再冲入另外一份干辣椒面中,如此反复3次即成三重油),牛油1千克,羊油500克。
2.姜500克,大蒜1千克,糍粑辣椒4千克,火锅的郫县豆瓣1千克,冰糖300克,白酒150克。
3.火锅底料香料配方:八角200克,100克,桂皮150克,小茴香150克,草果80克,香叶、香茅草各20克,丁香30克,豆蔻、砂仁各35克。
4.将四种油入锅,烧至五成热后放入姜、大蒜小火炸干水分,下入糍粑辣椒、郫县豆瓣小火,用锅铲不停地翻动防止糊底,熬至油由浑浊转向清澈时,下入洗净泡涨的香料小火继续炒约20分钟至锅内香料出香后下入冰糖,小火炒至冰糖融化后加白酒即成。
正宗好吃的重庆火锅底料制作特色:
这款火锅料加羊油,在成渝两地是比较少见的,应该比较适合北方的火锅。在这些香料中,香茅被用在熬制底料中,众所周知,香茅是一种挥发性很慢的香料,用于炒料恐怕香味散发太慢,浪费香料,我想有些不妥,它多用于熬老油。还有,杨师傅所提出的豆豉问题,也很尖锐。但是,豆豉一向是我们做重庆火锅的*用料,火锅的香味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豆豉,要想不浑汤,就要牺牲豆豉的香味,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
火锅底料配方卖点:
这是一款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四川火锅。在油料中用羊油较少见,羊油如果处理得好可以起到增香的作用,如果处理不好会有膻味,方法是大火将油熬化,再用小火熬至六成热即可,油烧得过轻有膻味,过老香味不足。香料中放了20克香茅草可用于提色,其中砂仁25克较难处理,油温高会苦,在五成热油中炒合适。
火锅底料的做法注意事项:
1、炒底料的关键要选择好的原料,辣椒要选择优质红艳且少籽的二金条或灯笼椒,做糍粑辣椒时要先去掉辣椒籽,煮涨(即辣椒变大吃水)后控干水再蒸约1小时再绞碎,这样做出来的火锅香辣红亮、香味回溢,而且蒸后的辣椒吃完不上火、不口干,辣椒颜色也更亮。
火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在配制火锅底料的过程中,加入了黄连、、、香叶、白蔻等具有20余种具有、降火、增香功能的“香料粉”,并经过长期实践,科学调制,不断精炼火锅底料,实现了火锅底料的全新革命,解决了多年来因火锅底料搭配不当导致的吃了上火的难题。其使用的香料粉中含有的7大主料有:
1.草果。含挥发油,有浓郁的辛香气味,用于烹调能祛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特别是烹制鱼、肉时,草果可使其风味更佳。中医认为,草果性温味辛,入脾、胃经,有燥温除寒、健胃消滞、祛痰的功效,可用以治、呕吐、痢疾等病症,用于消酒毒、去口臭亦佳。
2.。具有泻热、消痛、除湿、行淤通经,亦可凉血止血。
3.黄连。泻火、燥湿、、杀虫。
4.金银花。性味甘、寒,入肺、胃、心经,主要用于热毒,具有散痈,凉血功效,还可以清肿明目、疏风散寒。
5.决明子。清凉润喉,口感适宜。具有平肝、降脂降压、润肠、明目益睛之功效。
6.三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双向调节**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机体*功能。
7.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能发汗解表、解鱼蟹毒,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鼻塞,吐泻等证。
此外,推出了“反鸳鸯锅底”。即将原来的红汤为主、白汤为辅,改为白汤为主、红汤为辅,也较好地解决了火锅上火的问题。调制反鸳鸯锅底的过程:取鸳鸯火锅一个,在的锅内依次加入姜片15克、大葱段100克、红枣50克、枸杞15克、火腿肠片40克、鱼头500克、鸡精80克、味精30克、盐35克、白胡椒粉5克、鲜汤4千克、番茄片120克,在内侧的小锅内加入花椒25克、辣椒30克、火锅底料150克、香料粉20克、鲜汤400克、火锅油500克,上桌烧开即成。
重庆混合油火锅底料配方原料:
郫县豆瓣800克,干辣椒1000克,生姜400克,大红袍花椒300克,葱、蒜各100克,冰糖50克,黄酒100克,永川豆豉200克,醪糟150克,盐100克。
火锅底料香料配方:
草果50克,白豆蔻75克,35克,丁香5克,小茴香25克,砂仁30克,荜拨30克,香叶45克,香果20克,八角35克,桂皮25克,黄栀子(外观有很多棱角,中药行有售,有药香味)20克。
油料:化鸡油500克,熟菜籽油3500克,化牛油3500克,色拉油300克。
火锅底料配方制作流程:
1、将草果、、荜拨、香果、八角、桂皮、黄栀子用温水浸泡两小时(作为A料)。丁香、小茴香、砂仁、白豆蔻、香叶、大红袍花椒用冷水浸泡一小时(作为B料)。
2、干辣椒剪断去籽,用沸水煮约七八分钟,至干辣椒稍胀时捞出,入绞肉机打碎,郫县豆瓣也打碎备用。
3、生姜100克和豆豉剁细入五成热色拉油中小火炒香待用。
4、锅置火上,下入化牛油,待牛油出香后加入熟菜油,同时放入生姜300克(拍碎)和葱、大蒜煸炒,至姜葱蒜水分干时捞出。待油温稍凉后放入冰糖,冰糖呈泡沫状往上浮时,加入糍粑辣椒小火炒约20分钟,再下入碎郫县豆瓣小火熬制约15分钟(同时要不停搅动)至油色红亮时,下入泡好的香料A小火炒制1.5小时,此时油色深红,香味渐出,再放入泡好的B料与化鸡油小火炒约半小时,下入炒好的生姜、豆豉油并烹入黄酒、醪糟,放入盐搅匀,漏出油料,分装即成(沉淀物为底料,油汁为老油)。
火锅底料配方制作注意事项:
1、用温水浸泡A料,可使香料中的苦味略微减轻一些。B料中的香料香气易发散,所以用冷水浸泡即可。
2、炒制底料要注意投料的先后顺序,先放草果、、八角等出香慢的香料,再放丁香、小茴香等出香快的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