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低聚异麦芽糖较少以游离状态存在,但作为支链淀粉或多糖的组成部分,在某些发酵食品如酱油、黄酒或酶法葡萄糖浆中有少量存在。 工业上以淀粉为原料生产低聚异麦芽糖需要一种酶,此酶为α-葡萄糖苷酶,又名葡萄糖基转移酶,简称α-糖苷酶。它能切开麦芽糖和麦芽低聚糖分子结构中α-1,6糖苷键,并能将游离出来的一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另一个葡萄糖分子或麦芽糖或麦芽三糖等分子中的α-1,6位上,形成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异麦芽五糖和潘糖等。 低聚异麦芽糖振动筛,低聚异麦芽糖筛粉机。
低聚异麦芽糖的冰点下降与蔗糖接近,冻结温度**果糖。用于冷饮品制造,使产品松软可口。
低聚异麦芽糖的大无作用量在2g/kg体重以上。对于低聚异麦芽糖粉,老鼠经口投与急性毒性LD50为4g/kg体重以上,与低毒性蔗糖(LD50为29.8/kg体重)和麦芽糖(LD50为26.7/kg体重)相比较,它是较其*的。
经多年与实际应用表明,双歧杆菌有许多功能,而作为双歧杆菌促进因子的低聚异麦芽糖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由于低聚异麦芽糖是以a-1,6糖苷键结合的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等为主要成分组成,占总糖50%以上,而且要尽可能控制葡萄糖含量,因此,要严格控制连续喷射液化的工艺条件,既做到全部糊精化,又控制淀粉的水解程度(较低的DE值)。